在素有“死亡之海”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我国第一条沙漠——塔里木沙漠公路蜿蜒进入沙漠腹地。 沿着这条路,有一片长达436公里的防护林。超过2000万棵柽柳、梭梭等植物覆盖在身后长长的黄沙上,守护着这条平坦的道路。 这条沙漠公路30年前建成通车后,有人声称这条公路因被沙漠掩埋而逐渐废弃。然而,中国人通过生态制砂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。如何培育适合塔克拉玛干沙漠生存的植物? 继续前行,就到了塔中沙漠植物园。已经是深秋了,树叶喜气洋洋,不是很绿,有点灰,但可以看到草和树都长得很广。 “建立植物园是为了建设沙漠公路防护林。”常青,一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说。 为了寻找适合在沙漠中生存的植物,塔里木油田和中国科学院新疆自然资源研究所进行了一次“筛选”,柽柳、梭梭和沙拐枣脱颖而出。 2003年8月,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态防护林工程建设正式开工,塔中沙漠植物园同时启动。 2005年5月,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竣工。经过20年的精心培育和管理,全长436公里的避难植物平均高度超过2米。如今,有一百多种鸟类沿着这条“绿色通道”迁徙和生活。兔子、沙鼠、沙狐等动物在此定居,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生态环境。 在防护林的掩护下,T阿里姆沙漠公路就像一条绿色的“丝带”镶嵌在一望无际的流动黄沙中。它以生机和活力照亮了满目疮痍的沙漠,讲述了中国人民在与沙漠斗争中发生的伟大转变。 (每日人类记者 李亚男)